文图/本报记者张新雄 通讯员祝丽芳
5000万元能做什么?
有人说可建一栋楼房,还有人说可修一条路。江岸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江岸开发区”)昨给出的回答是:5000万元能撬动61亿元投资。
5000万元不到61亿元的0.8%,江岸经济开发区的回答靠谱吗?事实上,不但靠谱,而且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江岸开发区为什么这么“牛”?记者近日探寻的结果是,江岸开发区探索出了“体制创新、政策引导、资源优化组合、区村结合”的开发区体制和运作模式。在此基础上,一家家辖区企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江岸开发区也因此由“后进”赶超为“先进”。
1 创新体制助力企业腾飞
一家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原在武昌火车站附近办公,因业务发展较快需扩大生产和办公用房。在反复比较后,2002年底,这家企业最终确定在江岸开发区扩建厂房。
这家企业在开发区购置了9亩地自建厂房和办公场所。按当时的市场行情,1亩地的价格约为48万元,9亩地合计400余万元。企业发展壮大初期,需大量生产性资金,400余万元的资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若把手上资金全砸进去,则肯定不利于企业快速发展。
在江岸开发区的运作下,这家企业没有一次性付费购置土地,而是分期付款,且运用购置土地获得了银行贷款,为企业快速发展获得了资金支持。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这家企业于2010年8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获得融资约1500万美元。这家企业就是在资本市场上颇负盛名的“金凰股份”。
武汉正远铁路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铁路装备的配套制造企业,一直在江岸区埋头发展。2001年,该公司签订合同,在江岸开发区拿地70亩扩建厂房。按当时的行情,1亩地的价格约为35万元,70亩地的价格为2400余万元。对于这家企业来说,虽然可以一次性把这笔资金拿出来,但无疑会占用较多生产性资金,不利于企业快速发展。
最终,在江岸开发区的运作下,这家企业不但没有一次性付费购置土地,而且通过分期付费获得土地证后,从银行获得了较大的信贷支持。在包括此项因素的推动下,这家企业目前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已与世界五百强企业日本东芝公司和瑞士ABB公司开展了技术引进和授权许可生产合作,努力实现产品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的大功率和谐型机车牵引变流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2010年,实现产值5亿元,上缴税金6336万元,分别比5年前(2005年)增长2倍和4.7倍。
金凰珠宝和正远电气,只是江岸区创新“区村联合开发新体制”的受益者之一。据了解,所谓区村联合开发新体制,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股份制改造,村民身份发生变化,由农民变成股民。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引入投资公司参与,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新的体制下,入驻企业不必一次性付费即可购置土地并完成土地性质的转变从农业用地变性为工业用地,进而可从银行获得土地抵押贷款。”江岸开发区相关人士昨说。
近几年,在新的开发体制下,江岸开发区已完成土地开发521亩,引进企业22户,解决就业3200余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2009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5.3亿元,上缴税收1.1亿元,成为江岸经济新的增长点。
2 “四两拨千斤”撬动大投资
2001年,江岸开发区在后湖乡石桥村启动建设。当时,石桥村是城郊接合部,还是一片待开发的地方。
相对于江汉、汉阳等城区,江岸启动建设开发区的时间要晚上几年。“为克服起步晚、基础薄、资金短缺的劣势,区委、区政府抓住近郊农村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这个契机,把开发区建设与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统筹考虑,运用市场手段,探索出体制创新、政策引导、资源优化组合、区村结合的新的开发区体制和运作模式。”江岸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翔昨说。
按照新的开发体制,2010年元月,江岸开发区管委会与幸福村村委会签订了幸福垸产业园2000亩工业用地开发的框架协议,同时,由国有黄浦科技公司与村级经济实体幸福实业公司签订了幸福垸产业园合作开发建设协议书。根据两个协议,幸福垸产业园开发建设,由黄浦科技公司与幸福实业公司合作组建的合资公司武汉市福兴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福兴达公司是幸福垸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及招商、服务及物业管理的主体,对幸福垸产业园的经营遵循江岸区政府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建设规划要求来运作。
通过创新体制和运作模式,村委会建立了农民利益保障制度,充分调动了农民对开发区建设的积极性。通过股份制改造,石桥村、幸福村农民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农民变成了股民。在村公司运营中,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公司法》的保障,从股权分红中获得了经济利益。同时,农民成为企业的职工,按照企业职工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和相关条件比照企业职工参加社保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农民获得了较好的社会保障。开发区成立10年间“零投诉”,没有发生一起农民因土地征用和补偿款不到位而出现的上访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入园企业因欠款而影响土地证和房产证的及时办理问题。
此外,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推动作用。“开发区石桥园区521亩土地的征用和拆迁建设中未动用一分钱的财政资金,全部建设资金来源于民营资本的投入;幸福垸产业园一期327亩土地的征用及后期2000亩的滚动开发,黄浦科技公司也仅投入5000万元的财政资金,以较小财政资金撬动起总投资达61亿元产业园开发建设。”江岸开发区日前在一份经验交流材料中说。
3 未来打造五大产业园
起初,江岸开发区的块头很小,首期规划面积仅0.5平方公里后湖乡石桥村的菜地和鱼塘。
2009年,江岸开发区“扩容”十多倍。这一年,江岸开发区与堤角都市产业园实现资源整合,统一运作,总体规划面积扩大为6.38平方公里。至此,江岸开发区下属有黄浦科技园、堤角都市工业园、幸福垸产业园。
近年来,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江岸开发区已形成了文化出版创意、都市制造等特色产业或集群。
文化出版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随着武汉出版文化产业园一期项目华中图书交易中心的竣工,加上已建成的新华书店一期项目,共形成建筑面积达7.5万余平方米物流和图书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已引进经营单位260余家。目前,出版文化产业园二期工程正在办理建筑规划审批,预计近期开工。新华书店二期项目占地面积150亩,建成后将形成250余亩的文化产业经济圈。
此外,武汉正远电气研发中心的投产,与金凰珠宝、北京四方、怡美绣花机、金运激光等一起形成了园区现代都市制造业集群圈。该制造业集群圈占地面积约1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形成年工业产值约20亿元,税收约1亿元。